在即将高考的时间里,如何做到明确规划、合理利用就显得尤其重要。高考那么多科目,每天的复习就要有所侧重,不可能科科都兼顾。对此大学生们认为:每天晚上回家后,只要重点复习两个科目就行了。具体来说,当天老师重点复习课本的科目,回家后可做适当的练习题;当天老师重点讲练习的科目,回去后要回归课本,对知识做个梳理。另外,课堂上老师复习细致的内容,可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及时消化;课堂上老师复习不够完整的,回家后要强化。一周结束时,不忘在周末回顾这周的复习。
所谓高考复习的归纳总结,有两个方面,对课本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对练习、试题的归纳总结。可以试着归纳课本知识体系,从全局着手由大的知识板块到各个小的知识点,分析各部分联系,形成一张网络,通过联想延伸来记忆。这样一来,哪部分比较薄弱就可刻意加强。 同时,对于典型题目,要归纳出各种常规方法,但不要满足于只用常规方法。试着用发散思维,思考有否其他方法,比较哪种方法最为简便。这样做既锻炼了思维也巩固了知识。
高考选择题在选项的设置上是有具体要求的,命题时要求其它选项要对正确选项进行干扰,一要干扰,二要干扰有效,三要干扰出考生的典型错误。干扰是命题者的初衷,也是评价选择题的一项重要标准。那么如何提高考生的抗干扰能力呢?审题是十分重要的,要看清楚、看明白,而且要想清楚、想明白。平时的复习首先要注意夯实基础,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清楚,要清晰、要落实。其次要提高自己的学科能力和其它方面的能力,高考试题没有一道不是在考查能力的,选择题也不例外。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能力,排除干扰的能力也就会相应得到提高。
南京精锐教育
400 056 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