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经过修订的新《劳动合同法》即将实施。该法此次修订重点是解决劳务派遣被滥用的问题,对“劳务派遣”这一用工方式进行严格限定,不仅派遣岗位必须满足“三性要求”(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同时“派遣用工亦不能超过10%”的传言也被业界所接受。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河南diaocha了解到,用工法律风险的加大,引发了当地部分企业裁员行为,作为选择之一的“转外包”并没有受到企业的青睐,受访的用工企业和派遣企业均对新《劳动合同法》“一刀切”的比例限制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在用工成本持续攀升的当下,让员工直接转正或转为外包都会给雇佣双方带来风险,裁员或是最hao的选择。
裁员应对
最近几个月,洛阳市裁员的企业不止中信重工一家。洛阳市一家劳务派遣公司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洛阳市几乎所有大点儿的企业都会多多少少裁一部分人,其他公司裁员幅度不像中信重工这么大,而是隔一段时间裁一部分。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洛阳裁员与7月1日即将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有关。许多公司是为了规避传说中要求企业“同工同酬”、“劳务派遣员工不能高于用工总数10%”等规定,“即便有两年实施期限,早些裁人还是会相对容易很多。”
据了解,被中信重工裁掉的劳务派遣工都是与洛阳市劳务派遣中心签署的劳动合同。合同当时约定,一旦违约将由企业支付赔偿金。这个条款让该劳务派遣中心主ren马富强在两个月后暗自庆幸。
“如果不是当初签订合同时约定违约金由中信重工支付,光支付违约金一项,就让我们劳务派遣中心破产了。”马富强预计,现在14000多劳务派遣工,到7月估计要流失三分之一,约四五千人要被裁掉。
马富强作出预测的依据是社bao、工资提高,还有“劳务派遣员工不能高于用工总数10%”的硬性比例出来,10%以外的员工转为正式工,这又会造成成本上升,企业又不愿意承担。
全国zhengxie委yuan、国有大型重点企业监事会zhuxi倪小庭曾对外表示,1998年央企有196家,在册职工3000万人;现在,央企117家,在册职工1000万人,十几年减少了2/3的正式工数量。表面上看,央企是“减员增效”了,但目前实际用工依然是3000万左右。这其中劳务派遣用工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而如果将企业分类,以对员工的吸引力排序,依次应当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目前劳务派遣的发展状况大体也是如此,劳务派遣发展最快的是国有企业。相对应,劳务派遣发展最慢的是民营企业。
之所以出现这一现状,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董保华认为,对一些国有企业而言,劳务派遣这一被立法者赋予临时用工含义的非标准劳动关系的形式,在实践中却被用于长期用工。
南京瑞迈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15365136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