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南京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南京孩子遭受挫折怎么办?耐挫力这门课一定让孩子学好

2019/11/15 13:56:08发布147次查看

提到耐挫力,就想和大家分享电影《阿甘正传》中forrest gump的口头禅:“妈妈总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这句话于我是一种支持、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安慰。因为在生活中,我们的确无法预知下一刻究竟是高兴或悲伤、惊喜或灾难,而这种无奈是我们生活的常态,所以耐挫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第二句想与大家分享的话出自《触龙说赵太后》一文:“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总有种莫名的坚信,一个人这辈子的眼泪是恒定不变的,若父母在孩子年幼时遮风挡雨,舍不得孩子流泪,将来父母没有能力为孩子遮风挡雨时,孩子在社会上总会遇到些事,让孩子之前没流的眼泪都补足了,那时岂不更心疼?在《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触龙为了说服赵太后将太子送往他国当质子时说:“他现在是太子,未来是皇帝,将来必须对百姓负责,倘若现在当质子的苦都受不了,那么他会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去成为一个好皇帝吗。”所以父母于孩子真正的爱护并不是眼前成为孩子的盔甲,将所有的苦难都挡在自己的羽翼之外,而是为孩子考虑将来,思考怎样才能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盔甲去保护自己,这才是给孩子较好的礼物,这才是较好的家庭教育。
以下,我将通过三方面来与大家分享关于耐挫力的那些事儿:
即一、什么是耐挫力;
二、心理耐挫力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三、心理耐挫力的培养方法,这也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一、什么是耐挫力1.耐挫力是学校和社会的重要现实课题究竟什么是耐挫力?学生的心理健康及耐挫力问题近年来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许多文件中都已有过类似的明确指示,而这实际上是在对学校教育提出相关要求。如《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中提出在小学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不怕困难、坦然面对挫折的能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也明确地将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具体目标,提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游戏和活动为主。我之前从事过青岛市的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也在北师大从事过国家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而以往的工作经验也告诉我无论是地区还是全国范围内,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耐挫力都是被重点关注的对象。由此可见,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和耐挫力培养已是学校和社会的重要现实课题。
2.耐挫力的科学定义耐挫力,大家或许看过很多类似名词,如:抗挫力、心理抗挫力,心理承受力、心理韧性、心理弹性,国内学术界也的确有不同的表述,但在国外它被统一表述为“resilience”,中文原意“弹性”,而有句相关的英文被翻译得非常到位,“build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 and teens”,被译为“世界不完美,孩子需要一颗更有弹性的心。”该翻译将“resilience”这个词展现得特别生动,耐挫力就有点像心理承受能力,它像一根橡皮筋,既不会太紧也不会太松,而是保持足够的弹性,外力用力一拨,它会弹一弹动一动,但不会折断,也不会完全静止,可是无论它怎么动,较终都会恢复到原本平静、平衡的状态,而这其实就是心理耐挫力了。那么从科学的角度定义,究竟什么是耐挫力呢?只有准确把握耐挫力的科学定义,我们才能有针对性、正确地去培养孩子的耐挫力。广义上,耐挫力指的是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实际上,它指的是对于消极事件的良好适应能力,无论是大的灾难,如:汶川地震、火灾,或是小的事件,如:学习时被老师批评、工作中竞标失败等,能够从容面对这些事件就是具有耐挫力的表现。
二、心理耐挫力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一)心理耐挫力的发展特点根据以往研究教育心理学所发现的规律,再结合各位家长、老师所面临的孩子年龄特点,可将其分为四个阶段:一、0-3岁的婴幼儿期;二、3-6岁的学龄前期;三、6-12岁的小学阶段;四、12-15岁的初中阶段。1、0-3岁的婴幼儿阶段该阶段,孩子主要的挫折就是对自己没有掌控力。孩子从降生伊始,他们不会说话,只会吃只会哭,一切生活起居都需要父母照顾,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一点点的学习较基本的生活技能,如:走路、吃饭等。而这个阶段是孩子耐挫力发展的萌芽阶段,那么如何发展孩子的耐挫力呢?首先要为孩子建立足够的安全感,在孩子哭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反馈,让孩子知道父母及亲人能够给予他帮助与支持,若在孩子无助时,我们不给予及时的回应就会产生过度挫折,而这会导致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心理学名词),在此可以理解为一旦孩子总是遇到超过他能力范围的挫折,当他无法超越及消除这种挫折时,孩子会觉得这些挫折是无可避免的,只能接受,并且放弃抗争。 一旦造成习得性无助是非常可怕的,孩子会认为自己天生就是失败者,所以要让孩子明白遇到困难时是可以寻求帮助的,这也正是萌芽阶段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2、3-6岁的学龄前期该阶段孩子较大的挫折是生活环境的巨变,因为这时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孩子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同学,这时孩子需要重新建立人际关系,寻求老师和同伴的认可,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被拒绝或被要求等,而这些内容是具有挑战性的。此时,若能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那么孩子就能在不断努力与反复尝试中获得正向的耐挫力培养;若没有及时给予适当引导,或是挫折内容超出其能力范围,就易造成孩子采取消极逃避的应对方式。3、6-12岁的小学阶段那么在该阶段耐挫力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呢?额叶是人类大脑较发达的部分,是我们元认知的控制中心,它能控制人类的情绪,而额叶大概要到青春期才会慢慢发育好,所以处于青春期之前的孩子对于自身的情绪与行为的控制能力较弱,而这具体表现为争强好胜,生活学习中总以较好名论成败,以此证明自身能力。现在还有一些不恰当的鼓励,所谓“快乐教育”,拉着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拿各种奖状,让孩子活在虚无的成功中,一旦回到学校,回到真正的竞争环境中,孩子就会发现差距,因此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但此时已经可以和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内容了,这时孩子是可以被安慰和鼓励的,具体的引导技巧我们后面会再进行讨论。4、12-15岁的初中阶段初中阶段实际上就到了青春期,孩子的身体、认知、情绪都发生着重要变化,三年里,他们的身体发育加速,并且接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则相对较慢,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容易造成初中生的种种特殊矛盾和表现。这时孩子们的身高急剧增长,第二性征成熟,外貌上接近于成年人,这时他们渴望成为成年人,但由于认识能力不足、思想情绪不稳定,这种矛盾促使他们想跟父母和老师抗争,证明自己是个成年人,但实际上他们无法完全像成年人一样处理事情,许多需求和愿望不能被满足,从而产生挫败感,而这其实就是孩子不断接受挫折,增强自我意识,客观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以提高自我耐挫力的过程。研究表明,初三是形成积极应对方式的转折期,到高中会逐渐增强,高中后耐挫力就处于一个较稳定的状态。总结来看,从出生到青春期,心理耐挫力的发展会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从被动转主动的发展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也无需太过焦虑,因为孩子的耐挫力的确是慢慢发展起来的,是处于一个稳中有升的状态。
儿童青少年对挫折的应对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积极的应对方式,一类是消极的应对方式。积极的应对方式就是在年幼时学会寻求帮助,随着年龄的增加,并经过适当的引导,他们就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主要有以下四个:一是退避,既然事情做不好,那干脆不做,省得失败,躲避着困难;二是忍耐,这也类似于习得性无助,总是遇到困难,就只是忍耐,不抗争;三是发泄,有些孩子表现为沉迷于网络游戏,因为想在游戏里获得一种痛快感与发泄感;四是幻想,孩子可能会去看网络小说,在虚拟的世界里想象自己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而实际上是为了躲避这种现实生活。以上这些都是不好的应对方式,一方面我们应尽量引导孩子不要使用,另一方面要引导孩子有意识地去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耐挫力,正确对待失败与困难。(二)心理耐挫力的教育影响因素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心理耐挫力的教育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三类:儿童个体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家庭以外的因素。儿童个体因素主要指一些先天性因素,如:平均智力水平、气质、社会技能、内控制点(人们相信自己的行动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们坚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就是内控制点);此外还指一些后天性因素:吸引力、计划能力、对弹性的自我界定、对经历的认知情感加工。有吸引力的孩子、计划能力较强的孩子,他们的耐挫力可能会更高一些。另外就是弹性,每个人的“橡皮筋”都不太一样,有的人“弹性”天生会更大一些,有的人就会小一点。 此外,遇到同一件事,每个人的认知情感加工也不一样,有的人情绪反应很大,有的人情绪反应很小。第二类就是家庭因素。父母关系和谐,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孩子的心理耐挫力也相对较高。另外,家庭氛围良好,父母是热心肠,对孩子采取支持性态度,有着良好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较融洽的,如此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心理耐挫力也相对较高。第三类,家庭以外的因素。具体指社会支持网络、亲戚、社会团体、国家的物质和情感支持、成功的学校经验。来自于学校、家庭、亲戚、社会的支持是很重要的,若这种支持力是足够的,甚至是强有力的,那么孩子的耐挫力也相对较好。另外,来自社会团体与国家的支持也很重要,像在遇到一些重大灾难时,如:汶川地震,在这时,国家强有力的支撑对我们耐挫力提高也起到重要作用。2、经历的挫折越多,耐挫力越强?第二个普遍的误解是大家认为经历的挫折越多,耐挫力就越强。挫折越多,特别是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挫折越多,就如同橡皮筋一般,总保持着高度紧绷的状态,就会逐渐失去弹性,就会导致习得性无助,遇到困难就直接放弃。3、成年人理解的挫折和儿童经历的挫折有区别成年人理解的挫折和孩子感受的挫折,实际上有很大区别。比如,很多家长觉得现在的孩子不能吃苦,养尊处优,所以有些家长就把孩子拉去农村老家锻炼,去打水、干农活,以为这才叫吃苦,以为这就是挫折。 实际上,父母的争吵、考试的失败、同学的取笑、老师的训斥等,这些在我们眼中根本不是事的事,于孩子而言却是巨大的挫折。在此,为大家总结三点我们易犯的错误,所以真正的挫折教育是要在孩子遭遇挫折时,及时地提供适当的引导、支持与帮助,引导孩子拥有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并且采取恰当的行为及方法。(二)心理耐挫力的培养方法在辨析概念的基础上,再来看看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心理耐挫力,首先是关于学龄前阶段的家庭干预,总结了以下四个方面。1、真实感知,细致引导,训练幼儿的耐挫力孩子对挫折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耐挫力培养的关键,是进行耐挫力教育的较好步。幼儿的认知能力还处于一个较直观的感知阶段,这时讲道理于他们而言是过于抽象的,较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故事、绘本、本人或他人经历,让他们了解一些挫折如何成功被解决的案例,这是帮助他们理解耐挫力的重要方法。第二步要解除孩子的依赖性,给孩子面对现实的机会,不能总把孩子藏在自己身后,而是要让孩子意识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的努力基础上,不是凭空得来,或是别人给的。2、创设情境,提供机会在实际生活中,困难的情境并不是信手拈来的,这时就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去创设不同难度的情景,如远足、劳动、竞赛、批评、延迟满足等,在这些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孩子的耐挫力。实际上,游戏是孩子较熟悉、接受程度较高的一种方式,可以在游戏中故意设置人为障碍,比如在角色扮演中故意引发孩子的矛盾,让孩子独自去关着灯的小黑屋中取东西,让孩子走独木桥,或是让他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事等,通过创设类似的游戏情境来培养孩子的耐挫力。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意识地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去培养孩子的耐挫力。3、树立榜样增强信心,树立孩子必胜的信念举个例子,我曾经看到孩子在户外玩耍,不小心摔倒了,孩子摔倒后有点愣,有点想哭,实际上孩子只是被吓着了,所以本能地想哭,这时老人一下子冲上去说:“都是地板不好,打他打他”,这时孩子就哇的一声泪如雨下,这时孩子觉得的确是地板的问题,但若这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告诉孩子:“没事的,自己站起来,你没哭真棒,很坚强”,趁孩子愣神,眼泪还在眼眶里打转的时候就给予他鼓励,他就把眼泪憋回去了,这时孩子就觉得自己摔倒了没哭,这样会被表扬,他就会有信心,认为下次这样做是对的。 我们要通过类似的方法来为孩子树立榜样,增强他们的信心,树立孩子必胜的观念。4、为幼儿创设和同伴交往的机会3-6岁是与同伴交往的重要期,与同伴的交往,对于孩子耐挫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在3岁左右,孩子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而在幼儿园里,孩子会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观点,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就会发现地球并不是围着自己转的,而通过与同伴交往,他能够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这能帮助孩子顺利从自我中心状态中发展。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常常会经历一些挫折,如:孩子们间观点不一致,导致孩子可能屈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而这其实是个绝佳的情境,有助于在磨练中让孩子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如何保持自己的地位与角色。另外,每个人天生气质不同,耐挫力的表现情况也不同,而在同伴交往中,通过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以上就是对学龄前阶段耐挫力培养方法的解读。总之幼儿耐挫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可得的,也并非想追求就可成,要顺其自然,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承受挫折的能力,幼儿能独立完成的一定让其独立完成,让其持之以恒,任何放纵和迁,都会造成幼儿的依赖思想,要让幼儿在体验中认识挫折,学会克服困难及战胜挫折的本领。(三)十大思考维度:变逆境为孩子的成长机会在这里还想与大家分享关于如何给孩子讲道理的十个技巧,也可以概括为十大思考维度,让大家了解如何变逆境为孩子的成长机会。1、帮孩子学会用“思考”来面对挫折比如当孩子发现自己的玩具坏掉时,他哭了,这时千万不要着急安慰他,去帮他解决,而是要给孩子思考的时间,让他想办法面对挫折。2、及时响应孩子的不良情绪要在较好时间让孩子知道你知道并理解他的感受,像是“你不高兴了是吗”、“玩具坏了你不高兴,对不对”。3、镜像反馈镜像反馈就是及时把孩子像你表达的内容,以一种更加客观的方式表达出来,如:孩子说“谁谁把我的玩具弄坏了,他是故意的,我不高兴了”,这时你可以反馈说“玩具弄坏了你很不高兴,是不是?”。这时把孩子去追究别人责任的那种愤怒转移出来,转移到他自己的情绪上,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因为某件事导致了难过与愤怒的情绪状态。4、到孩子的困境中去和他对话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懂得如何与孩子对话和交流,但实际上很多家长做的只是一种单向交流,而不是一个双向对话过程,所以我们应该更多地去使用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你这样不高兴怎样才能好受一些?”,要真正去理解孩子的困境。5、赋予挫折一些想象游戏当孩子遭遇挫折时你问他:“我们应该怎么办?”,孩子可能也愣了,这是我们就要提示他,如:“玩具坏掉就像我们生病一样,那我们生病了要怎么办呢?去治病对吗?去修理一下我们的身体,那我们怎样做才能让玩具也好起来呢?”,通过想象或比喻去引导,他可能就忘却了当前愤怒的情绪,而是开始思考要样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6、一起来面对挫折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一起”。当孩子遭遇挫折时,我们应给予他一种持续的支持与陪伴,要与他一起感受困难,陪他想解决办法,但陪伴不等于帮助,不能对他说类似“你不要哭了,妈妈再去给你买一个就好了。”如此一来,对孩子挫折力的培养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他觉得反正有人帮我解决,所以不要给他帮助,而是给他陪伴、支持与引导。7、用丰富的语言对孩子说话在语气上,我们应该用尽可能丰富的语言来引导孩子明白挫折在哪,问题在哪,要朝着哪个方向去解决问题,一点点地引导孩子。8、把挫折的事变成一种小幽默这点我认为很重要,这点也是国外教育和我们明显不同的地方,就是把挫折的事变成一种小幽默。孩子因遭遇困难哭泣,一时无法冷静下来,你可以告诉他“哇,看玩具飞起来了”,类似的幽默能够稍微哄一下孩子,有助于转移他的负面情绪,而这种幽默本身也是一种能展现给孩子的乐观积极态度,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积极的态度也能够让他拥有积极的情绪,让他去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9、拆解困难稳定了孩子的情绪,接下来就需解决问题了。我们可通过一个个小反问帮助孩子拆解困难,如:“玩具坏掉了,我们怎么办?”、“我们可不可以这样?” 、“然后你觉得该怎么办?”、“要怎么修玩具?”、“拿什么去修?”等等,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小反问,并且是孩子能够回答的反问,渐渐地,孩子就觉得这个困难是可以解决的,从而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10、教会孩子准确地表达自己教会孩子准确地表达自己就是让他拥有一种迁移能力。我们用了很长一个过程去安抚孩子的情绪,引导他解决问题,当我们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慢慢地就会内化成孩子自己的行为,当他遭遇挫折时,他就会迁移已有的成功经验,明白接下来的解决步骤,较终哪怕他脱离了我们的支持和帮助,他也能够战胜困难,真正的获得内化的耐挫力。以上就是想与大家分享的十大思考维度。学龄前的孩子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需要我们一点点地引导他去面对及客服困难。那么到了学龄期,我认为可以把这十大维度缩减一下,把需要引导孩子理解的抽象部分删掉,剩下以下五个步骤就足够了:1、帮孩子学会用“思考”来面对挫折;
2、及时响应孩子的不良情绪;
3、一起面对挫折;
4、拆解困难;
5、教会孩子准确表达自己。另外有一点需要引起各位爸爸们的注意,已有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对于耐挫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可通过户外运动,如:爬山、游泳、远足等去培养孩子耐挫力。但需提醒一点,我们培养的是孩子的耐挫力,所以不要强调技能性的评价,如:“你怎么这么笨?” 、“这个动作不标准”、“怎么教了半天怎么还是不会”,诸如此类的话千万不要有,因为我们强调的是对于应对挫折过程的评价,能坚持不怕失败,能反复尝试,能不断练习,能挑战自我,这才是正确培养耐挫力的方向。此外还有一些社会干预,如团体治疗、团体训练,像咱们的金色雨林课程非常注重强调情绪行为的控制力,有很多关于情绪行为控制力培养的课程,如自信演讲等,这是在学校、家庭以外可以获得的机会。如果家长们有这方面需求,也可以通过这样的途径去培养孩子的情绪行为控制力及耐挫力,这也是个很好的方式!以上是今天课程的所有内容,较后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任何人都不应在逆境中独自前行,包括孩子,能够在逆境中陪伴孩子,与他一同经历,一同承担,才能让孩子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勇敢。
机构介绍金色雨林学习能力研究中心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首家权威解决4--12岁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看错题、作业慢等学习问题,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注意力记忆力训练、手眼协调训练、沙盘游戏等精品课程,达到学能训练、心理辅导、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机构, 目前,金色雨林在全国22个省49个城市均有门店营业,是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部委重点课题的实验基地,连续两年被评为北京较值得推荐的教育辅导机构。在中国科学院、北师大研究机构的协助下,金色雨林率先形成了“个性化教育方案”(individual educational program,简称”iep”)。二十余年来,金色雨林已指导了近四十万孩子,学习能力训练有效率高达96.8%!
校区地址:
南京市建邺区江东北路河西中央商场三楼 

南京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