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事业单位考试招聘超过90%以上的岗位面试形式为结构化面试。根据历年考情分析,江苏事业单位面试一般情况3道题15分钟,其中某些专业技术岗位可能会涉及到专业知识的考察,选择福久教育这么一家面向事业单位招聘开展教育培训的权威机构是上策。
在往年的考试中,问学生最怕什么,学生都会回答是公文写作。主要是学生自己有一种畏难情绪,不了解公文写作,没有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我们说一下公文写作的概念,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在办理公务中使用的具有惯用格式的公务文书。公文大概有行政公文、新闻宣传、计划总结、报告演讲类。对于公文的写作我们有一定自己遵守的要求,我总结了三点,一是讲规范,二是讲规则,三是讲分寸。
讲规范是指格式的规范性,例如行政公文。行政公文指的是行政机关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的和规范体式的文书。它包括命令、决定、通告、公告、通知、报告、请示、批复、函等等。这样的公文在写作中有自己固定的格式,在考试时中一般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单位和时间日期。标题居中,主送机关顶格、正文开头空两行、发文单位和日期右下角不顶格。指的是语言的规范性。严谨庄重,使用规范化的书面语言;恰当准确,准确的使用没有语病,没有歧义的语言;朴实得体,语言实在不虚构不夸张,讲究分寸;简明生动,尽可能用少的文字,浓缩大量的信息。
写作如何体现“高级感”?
一、 观点型材料抄原文
在材料中总有一种材料是权威人物、专业杂志期刊的观点,这样的材料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高档词。例如2016年某省省考中出现过:英语在线教学服务“英语流利说”创始人王某表示:“初创是令人迷恋的新事物。”中国的创业精神呈现一种上升趋势。风投公司正在寻找年轻的创业者——整套生态系统逐步形成。我们可以将这一原文抄到作文中的影响分析中去。
二、 案例型材料抄“五要素”
近年来不难发现,命题人越来越喜欢“讲故事”,甚至在2016年某地市直材料中,“故事”占到了总材料字数的80%,对于这样的案例型材料,考生不可直接摘抄原文。因为一个完整的案例字数动辄三五百字,而一篇作文字数不过千字左右。因此,不管是阅读案例型材料还是引用案例型材料时,考生只需遵循“五要素阅读法”即可。也就是说,一个故事,只要按照“谁在什么样的处境下做了什么事,产生了什么结果,得到一个什么结论”的逻辑就可叙述清楚(主体-处境-做法-结果-结论),同时也体现了考生对材料的超高驾驭能力。
三、 数据型材料抄结论
数据型材料主要体现为大量的数字罗列,有时连结论也没有。面对这样的材料,考生不可在写作文时直接引用,因为数字本身不是答案,而通过一连串数字,考生解读出来的结论才是阅卷人想要的答案。因此,面对数据型材料,考生需要重点关注数字前后的文字,寻找结论性关键词,如“可以看出”、“不难发现”、“所以说”等,或者自行总计,最后将结论写在作文里,才能凸显出真正的“高级感”。
事业单位改革以后,这部分人可以直接转成公务员?
事业单位中,有一类是具有行政属性的,就是有行政职能,但单位属于事业编制。其实事业单位改革本身也是为了让教育等公益性质事业单位回归公益属性。间接的说,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非常有可能转变当前事业单位属性的状态。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则相应的可以转成公务员。